Time: 2021-10-11
韦克威科技
天价核潜艇被撞背后暴露了美军在南海的军事部署
10月8日晚些时候,中国外交部对此前美国海军“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南海撞船,导致船身损毁、艇员受伤的非常事件示了“严重关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答记者问时还专门就“事故发生具体地点”等问题诘问了一番。对中方而言,美方这艘核潜艇在南海(美方称“印太”)地区的动向是来者不善的。它折射的不仅仅是一艘潜艇的问题,它还展现出了美军从第七舰队日本锚地向“印太”地区的力量投射。
这其中最直接的表现莫过于把高性能且价格昂贵的“海狼级”攻击、间谍潜艇从北极、俄罗斯近海不惜一切代价转移到太平洋、中国近海。不可否认,美军不太可能会把单艘潜艇造价折合近90亿美元,总共只有三艘的“海狼级”潜艇用于常规消耗性作战。配备八具发射管,最多可携带50枚巡航导弹或100枚鱼雷的“海狼级”潜艇一般是美方用于特种作战的。这三艘潜艇因此在美军中长期销声匿迹,只有偶尔返航时打出“海盗旗”,外界才得知其可能完成任务返航。“海狼级”潜艇在南海的行动可能也不顺利,就本次发生事故的“康涅狄格”号来说,该艇从1999年下水入役开始,与其同级别舰艇一样,长期展开在北极冰层下的监听、监视等工作。该舰历时八年的两次大规模大修,其指标也大都为确保自身在北极环境下的作业和行动,以及配合航母战斗群在北极一带行动。相对于在北极、俄罗斯近海的高度出镜,美军潜艇在南海的存在感也极为有限。这与美方在南海水文信息的不足有关。到2016年,美军仍在搜集南海水文信息、释放检测海流的无人深潜器,并由此和中国海军发生对峙。“康涅狄格”号的遭遇,似乎证明了美方的数据仍然不敷使用。该舰的南海之行,即成了美军深入南海复杂深水区的一次孤军冒险。这种冒险背后也与美方部署有一定关系。根据美军信息显示,“康涅狄格”号自2021年5月后就调往远东,并在7、8月间于日本近海活动。其向南海地区的部署与美国知名智库“智库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CSBA)针对“第一岛链”的“海上施压”(Maritime Pressure)策略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吻合。而潜艇的部署正是其“内线部队”(inside force)的一环。美军向南海地区调遣核潜艇进行长期侦查的意图是一目了然的。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英国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和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Boris Johnson)在9月15日撕毁法国合同,以“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为名向派遣核潜艇的计划已经逐步启动。按美军此前的规划,其核潜艇有望开始其从澳大利亚西海岸出发,在南海巡航77天或在台湾以北海域巡航73天的“例行巡航”。但美军调动昂贵且长期专注北极的“海狼级”潜艇的行动仍然是值得注意的。它暗示了华盛顿似乎开始把一切可调动的生力军部署到西太平洋一线,并尝试对南海的中国海军动向加大关注。就目前有限的信息显示,美军已针对“海狼型”潜艇较好的静音功能,开始对其展开了改造工作,使之逐渐从战斗舰艇转向间谍船只。在加装了“多任务平台”(MMP)系统之后,该型潜艇一号舰“海狼”号和三号舰“吉米·卡特”号已常驻北极、俄罗斯近海或其他热点地区执行侦察、监听等任务,其中后者还肩负了监听海底通信电缆的任务。随着华盛顿开始不顾一切代价地把“海狼级”核潜艇送到南海前沿用以监控解放军动向,它似乎已意味着长期以“航线自由”为口号,派遣小舰队前往西沙、南沙的美军开始转移视角和焦点,进而把冷战零和思维和基于前者的地缘政治观念应用在其针对中国而构建的“印太”策略中。
来源:国科环宇